- 会员注册
- 在线投稿
- 在线支付
- 在线订阅
2021年5月28日,京东物流正式登陆港股市场。在此前的申购环节,京东物流获得了港股投资者热捧。在公开发售环节获得136.5万人认购,超购约715倍,国际配售超购9.8倍,合计发售数目超7亿股。
上市后,京东物流开盘跳高12%,并上探至47.75港元,接近3000亿港元大关。截止发稿时京东物流45.15港元,市值达2750.36亿港元。这也意味着京东物流成为京东健康之后,京东体系内又一家2000亿级市值的上市公司平台。
京东物流之所以能够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除了高确定性的物流行业、京东集团稳定的业绩成长性预期外,所在的“一体化供应链”赛道也是其想象力的重要来源。翻开京东物流招股说明书,“一体化”是其资本叙事的重中之重,出现频率高达153次。
从数据来看,“一体化供应链”市场巨大且增长势头迅猛。报告显示,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2.0万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3.2万亿元,约为同期中国物流支出增速的1.8倍。
何为一体化供应链?相比普通物流商的优势在哪里?为何能成为京东物流重要的想象力支撑?
什么是一体化供应链
日常的快递服务分为三个环节,仓、运、配。用户下单后,快递公司会通过干线网络,将货物运输至对应的区域,再分发至配送站点进行配送。
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则更多是基于对商品销售和供应链的理解,合理规划仓网,分布库存,提前将用户需要的货物储存到其在全国范围数百个不同等级的仓库中。当用户下单后,商品将直接从最近的仓库送达站点,开始配送。
京东物流招股说明书对“一体化供应链”的模式做出了如下解释:
“我们致力于赋能客户的供应链并显着提高其运营效率,从而增强其自身终端客户的体验及黏性,为其提供价值。我们帮助客户减少配送层级,提高其供应链的敏捷度并优化其存货管理。专有技术、行业洞察及对商流的见解形成了我们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简言之,一体化供应链以仓储为核心,省下了大量的运输时间,将商品提前送到客户身边,是一个“快”、“省”、“稳”且具有长期累加效应的生意。
对于品牌方而言,利用京东智能供应链对前端商品流动能力的精准预测,商品可以从工厂下线后一键抵达京东的区域仓库,在节省仓储费用的同时,大幅提高用户体验。
对用户来说,相比于普通物流服务,京东快递配送节点更少、效率更高、用户体验更好。数据显示,京东集团线上零售订单总数中,约90%可于下单当日或次日送达,超过60%的订单为211限时达。
以亿欧EqualOcean近期在调研中随机抽取的物流单为例,由于采用了一体化供应链进行效率提升,京东的货物送达只经历了3个节点,耗时8小时送达;而某传统物流品牌却经转了7个节点,总计耗时4天抵达。如果没有一体化供应链带来的智能仓储优势,即便采用机队运输,也无法达到如此高的零售效率将货品前置,也让京东物流避免了在干线建设上投入过重的资源。
以顺丰为例,为了实现全国范围的快速相应,顺丰布局了4.3万辆的干支线车辆、近300条铁路。相比之下,包裹量更大的京东,其干线车队数量仅为其16%。相比于友商动辄十几元的快递费用,用户在京东平台购买任意价值的京东配送商品,通用标价仅为6元。除了效率更优、成本更低,一体化物流表现出了超强的稳定性,也让京东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依靠京东物流的强大供应能力,京东成为许多城市中为数不多依然保持高效率物流的电商平台,不仅保障了商品的正常供应,还为医疗机构提供医疗和生活物资保障,收获了大量的用户口碑。
目前在一体化供应链服务领域,京东物流无论是仓库面积还是收入规模都远超友商,稳居行业的头把交椅。
尤其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传统物流商业绩普遍增速低迷,京东物流却凭借稳健服务获得了40%以上的营收增速,进一步扩大市场优势。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头号玩家”
相对于其他物流平台,京东物流的重要优势来自于京东集团战略的整体赋能。
与普通物流商不同,一体化供应链更加需要高效率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招股说明书中表示,鉴于解决方案中库存管理的核心作用,区分是否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关键指标便在于是否使用了仓库管理的供应链技术。基础设施管理是该模式中的核心环节。而长期的电商零售经验,使京东物流对仓库的理解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京东从2007年开始便自建仓库,打造“211限时达”,涉水一体化供应链。2012年,为了响应集团快速增长的订单量,京东提出建设“亚洲一号”项目,之后打造了全亚洲规模最大、B2C行业内建筑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运营中心。
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范围内运营1000多个仓库,仓储面积超过2100万平米、管理数百万SKU,成为世界顶级的仓库运营管理商,为一体化供应链模式打下牢固的基石。
以上海“亚洲一号”项目为例,目前单日处理量可以超过130万单;东莞“亚洲一号”的日处理能力达到160万单,一分钟内分拣机器人就能奔跑200公里,上架2万件商品。但一体化供应链还需要解决在多元业务场景下的效率问题。
不同性质的行业有着截然不同的物流场景,可谓是“千行千面”。这对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体化供应链企业需要对多业态物流有深入的理解。
比如生鲜、短保奶制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有不同温湿度条件,其库存周转必须足够快速,否则会面临大额商品折损;对服装、食品等知名消费品企业,一体化物流则需要兼顾线上散单配送与线下门店送货的效率问题;而在汽车行业,由于产品体积、客单价属性,不仅需要有专属的运输载具,在终端还要有专人对接程序。
京东零售板块从2007年便开始了全品类扩张的转型战略,销售场景从线上商城,到在线超市、同城配送,再到夫妻店全场景覆盖。这种全品类扩张的思路,也为京东物流体系在各行各业积淀了丰富的knowhow。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京东物流服务19万家企业客户,覆盖快速消费品、服装、家电、家具、3C、汽车和生鲜等行业。其中,不乏五菱宏光这样的网红汽车品牌,也有小米这样线上线下业务兼备的3C品牌。
京东集团的零售数据资产与科技实力,也在不断帮助京东物流优化效率体验。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底层技术的加持下,通过对商流的分析,京东可以在每一个用户标签的基础上,“像素级”地理解地区用户的消费需求。依托京东的科技集群力量,京东物流也在通过专有算法,在销售预测、商品配送规划及供应链网络优化等领域实现决策,不断寻求突破物流行业新的天花板。在多方加持下,京东集团的整体零售效率在不断提升。
最新京东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Q1,京东集团库存周转率降低至31.2天,履约费用率降低至6.8%,远低于传统零售巨头沃尔玛等20%以上的营业费用率。毛利率方面,京东物流则从2018年的2.9%上涨到2020年的8.6%。值得一提的是,履约费用与毛利率指标的向好,不仅反映出京东物流盈利能力与效率的提升,也侧面印证了京东集团整体走出低谷。
推起下一个增长飞轮
“飞轮效应”是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广为传播的经典商业理论。贝佐斯认为,一个沉重的轮子刚开始转起来需要很大的劲,但若持续往正确的方向努力,未来只需要很少的推力,轮子所积聚的势能也会让其高速旋转。
2007年京东自建物流体系以来,高投入、重资产、长周期的笨重物流体系投资一度引发行业内外部的争议。但短短几年内,物流就成为京东商城重要的差异化武器,成就了万亿GMV的零售奇迹。如今,京东物流已经从自营部门转变为面向公众社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
事实证明,物流已经是京东业务战略一个重要的“增长飞轮”。而在采取业务开放战略后,京东庞大的商户与用户群体,还将为京东物流的持续增长提供新的强劲动力。
据京东集团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京东年度购买用户数创下历史新高达4.72亿,单季新增达3000万,覆盖了从主流城市到下沉市场的多线消费群体。据此前财报显示,京东平台上的第三方卖家数量约在27万,基本覆盖了国内大型在线经销商群体。
然而,京东物流不只是商家和用户之间的“搬运工”,更要担任整个物流市场的“规划员”——借助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商角色,链接已有的客户资源,实现更加长远的规划布局,放大京东在全国市场的网络效应。
京东物流借助其在仓库领域的深度理解,率先推出“云仓模式”,将自身的管理系统、规划能力、运营标准、行业经验等赋能第三方仓库。通过优化本地仓库资源,能够有效增加闲置仓库的利用率。该模式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品牌方和大量中小企业的欢迎。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已运营1400多个云仓。
在配送端,京东采用协同模式,以增强整体运营实力。2016年京东战略投资达达后,京东利用平台优势曲线介入同城配送和众包模式,在大促期间补充京东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运力。在运输端,2020年,京东控股跨越速运、接管新宁物流,进一步强化其在干线运输方面的物流能力。
另外,强悍的综合运营服务能力、优秀的客户口碑、庞大的客户群入口,让京东得以截胡C端的中高端快递需求。以北京到广州的次日达快递为例,同样的配送时效,京东物流的价格要比顺丰便宜10%。
多线业务组合拳下,京东物流的财务数据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成长。
2019年和2020年,京东物流营收增速达到了31.6%、47.2%。其中,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已经从2018年的29.9%提升至2020年的46.6%。疫情大环境下收获逆势增长加速,让京东物流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联系。未经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芙蓉路1号华中智谷C3办公楼2楼 邮编:430050
电话:027-82619220 传真:027-82619220 网址:www.leam.cn , www.wlqk.net
Copyright © 2010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2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