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重出江湖”与物流行业的机会
文章来源: 未知 发表时间: 2022-11-18 08:58 浏览次数: 871
这些天,“供销社”走红全网,成了网络热词。其实,这大抵是一些人不了解“供销社”这个务实却低调的基层商业流通组织。事实上,“供销社”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它从未离开,更谈不上回归,只是被舆论场再次关注而已。
01 供销社的起源
供销社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彼时百废待兴,粮食和商品供应严重短缺,农村生产力亟需得到发展。合作社活跃于城乡商贸流通领域,供应农民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用品,同时大力收购农副产品,供应城市和工矿区。在当时,合作社对恢复国民经济、稳定物价、保障供给、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系统。
计划经济时代,供销合作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时期,与国营商业两合两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执行农村生产生活资料统购统销,促进城市和工业发展。供销社的主要职能就是统筹“供”和“销”,是连接“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的桥梁,并提供了农资供应、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日用品供给、农副产品流通等服务。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商品流通的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供销社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挫折,规模逐步萎缩,渐渐淡出了大众视线。
观点:梳理历史线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旧供销社并不简单地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应该说是某一历史时期、依据社会属性、并在国民经济较为落后状态下,发动农业生产保障农民需求的一种组织。而在现有市场经济体系下,部分供销社仍然具备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能力。
02 紧急事件下供销社发挥的能量
2008年1月3日起,中国多地发生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全国20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极端情况下,供销社成为了保障、统筹农业农村生产基本运转的“守门员”。面对遭受冰雪灾害农户的种种忧虑,广州市供销社对808户特困的受灾农户每户发放100公斤有机化肥的同时,还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到乡下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种植。
而在2020年,当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各类农产品供应链出现不同程度的断链、运输受限时,湖北省农业供销社便承担起了特殊情况下农产品运输供应的保障。2月初,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依托各级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主体,建立县级粮、油、蔬菜等生活物资应急储备中心……
湖北省供销总社并非个例,在疫情期间,全国多地的各级供销社都投入到了“稳物价、保民生”的行动行列中,保证特殊情况下各类农产品与生活物资的正常供应。
供销社一直都在。
03 供销社的作用
在当下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促进内循环,乡村振兴,势在必行。
保供稳物价,俄乌战争爆发与不断深入,大概率明年会面临一个全球粮食饥荒的问题,虽然国家有储备粮机制,但通过供销社的建设与管理,建立覆盖全国农村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特别是重要的农资与农副产品供应链服务,这是关键。
供销社的回归也会加强对流通渠道的掌控,至少可以告别往年“姜你军”“蒜你狠”这种囤积居奇影响民生的行为也会被扼杀,很好地起到了稳定物价的作用。万一未来全球进入极端情况,覆盖全国农村的供销社流通体系,就能承担起物资统一调配,起到流通的主力军作用。这同时也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国家队,是补充更是未雨绸缪。
此外,供销社还可以促进就业。截止2021年的查询数据,全国共有691510个行政村、261.7万个自然村。试想一下,如果每三个自然村有一个供销社,每个供销社编制5人,这就能解决436万人就业,如果按湖北基层供销社的社员比例算,可以囊括近半农民入社。这也会促进对城乡结合部闲散劳动力的安置 。
分析:
整体来看,从理论上来讲,供销社“重启”的背后,有着战时应急保供,平时打通销路,放大国内循环的意义。
1)保供——疫情环境对应急供应链的需求。
2)内循环——广大的下沉市场,是内循环的重要一环。
3)乡村振兴——为农、务农、惠农,助力农产品上行。
04 物流行业的机会
现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推进,在特定时期全国基层供销社的“重启”,有利于农产品上行,将各地的特色农副产品更快地通过供销社这根管子将散货相对集中,再通过基层网点发运到城镇千家万户的餐桌上来。
观点:供销社的重建,我们认为:关键在于“销”,这就意味着要放大一些流通因素,是物流行业的新机会。
从中国供销集团基于未来的布局来看,其要构建的是农业全产业链服务体系。随着商流影响要素的增加,其转型更多是要承担“销”的工作,全面介入生产、加工、流通、终端等环节。
过去的生产端可能更多是粮食、棉花、农资等业务,而随着乡村振兴概念兴起,类似瓜果蔬菜、肉类等农副产品会成为大头。基于此布局加工、流通以及终端覆盖,成为一件值得常态化运营的事情。
2022年,在供销系统销售总额中,农产品占销售总额的41.9%,2021年,全国供销社系统年销售6.26万亿元,数据显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万亿元。这意味着,供销系统的销售额已经达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2%。
如今的供销社,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一个个小商店、物资供应点,而是“实体店+电商”服务,从农资、土地、金融、营销等多角度全面介入了乡村振兴。供销社的触角还延伸到了电商领域。
早在2006年,“新网工程”就上升为国家工程;2017年《中央编办关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要职责和内设机构调整等问题的批复》中强调供销社发展的重点:“电子商务”、“金融合作”、“资产管理”。供销社除了自己做电商助农销售,还会对当地有需要的村民进行电商培训。
疫情三年,货量下行,这是难得拯救物流行业的机会。目前多地开始尝试,互联网+第三方物流的模式。而在此过程中,网络货运平台依托互联网平台整合货物和运力资源,通过集约化管理手段,实现货运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共享体系,形成互联网融合创新与物流效率综合提升的良性互动,这相较于传统货运体系,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综上,供销社的再次“走红”绝不是回归计划经济,而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手段,也是物流公司把握机会,扩大业务的好时机。
注:本文摘自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