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注册
- 在线投稿
- 在线支付
- 在线订阅
沃尔玛、华润万家等门店网络多 在生鲜产品经营上更具优势
沃尔玛门店也拥抱“互联网+”啦!昨日,沃尔玛在深圳宣布推出大卖场O2O服务平台“速购”。记者了解到,选择在深圳率先试点以门店为基础,布局O2O市场的还有华润万家,“e万家”已经于3月初悄然上线。和普通电商平台相比,这些传统卖场推出的O2O平台在生鲜产品经营上更具优势;而在深圳有较多的门店网络,是这些传统零售店纷纷选择在深圳先行试点的一大原因。
11点前下单 商品当天送到家
沃尔玛表示,昨日起率先在深圳试点推出大卖场O2O服务平台“速购”,借由23家大卖场的门店网点覆盖全市(除盐田和大鹏外),为顾客提供便利优质的电商体验,同时根据顾客反馈来不断调整和升级速购服务,再逐步推广到全国。昨日起在苹果iOS和安卓系统的APP商城上搜索“沃尔玛”即可下载沃尔玛手机APP,上线初期涵盖过万件商品。
据介绍,沃尔玛深圳的每一家门店都是一个独立的客服运营中心,有专门的团队负责沃尔玛APP的订单,从商品的拣货、包装到配送,以及最终将一篮子商品交到顾客手里,全部流程均由沃尔玛的员工参与完成。
同时,沃尔玛选择与专业的物流配送公司进行合作,建立独立的配送团队,只负责沃尔玛的配送,每辆配送车辆外车身均有速购醒目的标识。如果顾客选择送货上门,早上11点前下单,所购商品当天到家,所购商品达到188元或以上免收运费。顾客也可选择到其指定的任何一家门店提货,门店将在大约4小时内根据顾客选择提货的时段备好商品,顾客收到温馨提示短信后,即可凭订单号到门店速购服务中心提货。
沃尔玛APP上的商品都是直接从门店货架挑选,消费者可享受到与门店一样的价格。此外,使用APP的顾客与门店顾客享受一样的售后服务。例如:顾客可以将在APP购买的商品带回任何一家沃尔玛门店,凭送货单退货,退款将返回至该顾客的付款账号。
目前,沃尔玛APP上的支付平台接受银联、支付宝和电子购物卡等支付方式,同时实体门店也将开通移动电子支付专门通道,接受支付宝等多种电子支付方式。
华润万家3月已进行O2O探索
记者了解到,在深圳,早有商超开始尝鲜线上线下联动的O2O探索。和沃尔玛这种门店辐射模式相近,天虹商场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基于PC端的“网上天虹”;2013年下半年又在移动端推出“天虹微店”。目前,天虹商场的O2O模式在深圳发展得已经比较成熟,在深圳市场接受程度比较高,基本实现线上线下资源共享,线下就近自提或配送。
除了沃尔玛,选择在今年布局O2O市场的还有华润万家。华润万家的新电商“e万家”3月初悄然上线,目前针对深圳地区提供生鲜商品和日用百货等网购业务。而“e万家”的运营模式与沃尔玛的“速购”如出一辙,都是结合华润万家的大卖场、社区店进行全网直送。
O2O模式是实体店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沃尔玛和华润万家为什么纷纷选择在深圳进行O2O试点?沃尔玛方面表示,深圳是其在中国拥有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共有23家,辐射面广;而华润万家在深圳目前有60万的会员。
所谓O2O模式,即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传统零售触网早已不是新鲜事,无论是沃尔玛昨日推出的 “速购”, 还是“天虹微店”、 “e万家”,与门店的合作更加无缝连接,基本是借助现有连锁超市的供应链和仓储体系,将其现有商品以全新逻辑呈现在顾客的手机端。
无论是华润万家CEO洪杰还是沃尔玛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俊贤,对卖场O2O平台看法一致,就是O2O平台的推出是传统零售实体店业务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柯俊贤在昨日的速购启动仪式上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没有纯粹的传统零售商,注重顾客体验的电商也不会只固守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沃尔玛速购平台的推出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实体店业务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我们将实体店与电子商务服务进行无缝连接,希望成为真正的O2O公司。”
华润万家CEO洪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华润万家仍将以实体渠道为主,电商渠道是传统零售行业转型的有效补充和路径。”
2012年,沃尔玛借在1号店的控股投资,完成了其在中国市场的触网尝鲜。沃尔玛 “速购”,如何处理与1号店的关系呢?柯俊贤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号店是沃尔玛非常强的合作伙伴,在1号店这样的纯电商平台上,消费者还可以网购到很多其他不是沃尔玛的商品。而“速购”作为O2O服务平台操作的模式更为闭环,更多服务于沃尔玛实体门店的顾客。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联系。未经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芙蓉路1号华中智谷C3办公楼2楼 邮编:430050
电话:027-82619220 传真:027-82619220 网址:www.leam.cn , www.wlqk.net
Copyright © 2010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2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