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注册
- 在线投稿
- 在线支付
- 在线订阅
当前世界经济、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2020之前互联网技术可以让企业活得更好,而2020年之后互联网技术则是企业活下去的必要条件。从复工情况来看,复工最快、最迅速的是互联网技术相关产业。互联网成为新的基础设施,成为这个全国发展的关键,也成为世界经济主要的一个推动力量。数字经济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三个场景包括:(1)教育、娱乐等文化产业;(2)商业和消费领域;(3)制造与生产领域。
疫情下的数字经济时代
关于数字经济的概念,2016-2018三届G20峰会,数字经济都是核心议题。据中国信通院测算数据,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预计达3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5.4%,数字经济实际上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经济正在由“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升级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换言之,中国经济已经基本实现了新旧动能的有序转换,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更多地取决于数字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中国数字经济的增长动能并没有因为疫情冲击而发生质的改变。数字经济的稳定发展形成了战疫成功的强大后盾,这也正是我们判断“中国经济未来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的重要原因。
2019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排名,第一美国,第二中国,第三欧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国遥遥领先于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2.34万亿美元,占全球数字经济的40.9%。中国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规模为4.73万亿美元,与美国相比略有差距。但是通过本次疫情,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有望猛增,落地快跑阶段。欧盟国家数字经济总规模接近1万亿美元,位居第三。
下图是全球数据规模总量的统计分析,由图可见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和资本、土地并列的最核心的生产资料。由图所示,在满足新摩尔定律约束条件之下,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规模总量将达到170泽比特(ZB)相对2000年的0.1泽比特1700倍。未来,数据将无处不在。
那么在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将对我国经济结构产生哪些影响?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数字经济增强了我国经济的韧性。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逆势增长:根据3月份全国经济运行报告显示,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12.9%,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9%,远程会议、电子商务、在线教育、远程问诊等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18536亿元,增长5.9%(相比1—2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电子商务服务投资增长39.6%,专业技术服务投资增长36.7%。
第二,疫情推动ABCDEI(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政府、厂商和居民中的应用。政府发展数字防控和数字化治理,消费者更加习惯线上消费,供应商与经销商的生产资料交易也借助数字平台完成,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齐头并进,以上无一不在加速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程。
第三,疫情加速数字经济的新发展。疫情成为数字经济的催化剂,丰富了数字经济的内涵,拓展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新空间。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远程办公、线上教育、零工经济、在线消费、无接触配送、互联网医疗、一站式出行、共享员工、“宅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数字经济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那么此次疫情过后,数字经济将为我们带来何种变革与挑战?
机遇1:全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和老基建相比,我们附加值更高,而新基建更大的意义在于对数字经济的长远影响。新基建的战略布局主要是为了能够支撑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远发展,包括5G和AI的相关的基站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未来长期来看,基本上这些产业都要基于这些基础设施加速转型发展。
机遇2:数字化生产关系开始在中国确立,并且领先全球。大家都知道工业时代的生产关系已经难以适应一系列新生产力的发展。这些新生产力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之匹配,但是传统工业社会更多的是层级化、智能化的生产关系,而数字时代需要的是扁平化、网络化的生产关系。通过疫情,我们看到新生产关系主要是建立在中国的制度的优势基础之上。我之前在美国的时候也与一些经济专业的人去讨论,中国的制度在未来是有极大优越性的。
通过疫情相信大家都能看到,我们的管控能力从快速的改变疫情防控的一个打法都是非常有行之有效的。
机遇3:数字化的人才在加速成熟。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在家里面学习工作,包括在网上办公,像我们今天的网络会议,我们越来越充分意识到未来社会的一种方式,新的一种生产以及消费娱乐的方式,都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之上的。我们数字化人才的缺口也是非常巨大,但是中国拥有最大的人口红利,所以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我们中国数字人才的培养以及供应链人才的建设,像CSCMP将会成为一个重大的热点。
机遇4:世界产业结构有望通过本次疫情重新布局,中国弯道超车将成为可能性。本次疫情虽然中国开始,但是由于我国初期对于数字产业的丰富积累和政府高效果断的应急方案,并未对我国经济产生实质的消极影响,而反观欧美部分国家,截至4月末,尚无明显控制迹象,经济仍在下滑;这对于中国抓紧时间加快布局数字经济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进而对世界产生积极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特殊时代中的数字技术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资料,那么生产工具就是数字技术。21世纪开始,人类意识到需要利用信息化产物——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促进产业变革,数字化时代。
作为数字经济载体的数字技术,主要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AI以及5G等技术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将创造一个巨大的数字市场,当然会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所以,未来数字经济层面国家之间的竞争,核心将是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的竞争。
此次疫情其实是对数字技术的一种极端压力测试。当今社会,数字技术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主要包括在医疗变化,生产变化,消费变化,行政组织变化的四个方面。上面分享的4个数据,就是数字技术在本次疫情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第1个数据——85%,主要是数字技术用于疫情防控。疫情爆发之初、数字化工具,现在京津冀健康码已经联网互认了,微信、支付宝支持的健康码对于全国人员出行的追踪,健康体系的追溯,包括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能够短时间快速建成。全部是前期用数字规划、模拟和仿真的。第2个数据——45%,疫情发生到逐渐平稳,后面最严峻的则是企业复工问题,即企业修复经营性的现金流以及供应链的内在需求与实际操作能力之间的矛盾体现,这方面我国通过数字技术平台的投入使用,有45%的企业基于互联网快速实现了复工复产。第3个数据——95%,在疫情爆发期间,全国人民居家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吃穿用度,最基本的生活消费。那么疫情期间的数据显示全国95%的消费订单都是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的,在1月和2月,基本上各级市场已经全都关闭了,为避免生活物资不足造成恐慌,积累了10年的中国电商平台终于爆发了最惊人的能量,这也是我们能够顺利应对此次疫情的一个非常强而有力的工具。第4个数据——35%,应对疫情冲击可以说是人类科技实力与病毒的一场战争。人类不得不处于防御位置。在防御战役中,各国实际比拼的是社会管理和组织能力。通过数字化组织管理,有效控制局面,是中国此次战疫的亮点。
技术都有一个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程,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路,那么未来数字技术所要面临哪些挑战?
第1点,现在中国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域、行业技术基础和业务导向的差异化还是比较大。正如像美国的有个说法叫数字鸿沟,也就是说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数字化的发展、包括互联网的架设、基站的普及程度都非常的低,非常的不平衡。那么这也是未来数字技术在中国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得以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问题。
第2点,数字技术的安全性,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支付宝都有微信,它的安全性是如何保证?需要政府及时去立法平衡隐私、保护数据共享。
第3点,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局限性。目前中国只有在某些特定的场所,能完全运用数字技术去改变传统的操作模式,当然未来也希望应用的场景可以扩大,这也需要很多全产业链的一个支持,很多企业的融入。
数字物流,高速崛起
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现实前提下,数字物流正处于一个高速崛起的阶段。数字物流就是以数据,也就是数字单元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一个物流形态。数字物流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和物流活动都数字化的全新系统,通过数据将实体物流与虚拟物流两者进行不断融合的一个过程。这里面不断融合是一个关键,也就是不是说单一映射或者传统的单向仿真,就能解决掉这个问题,而是数据不断的去自我反馈。从实体提取数据到虚拟系统,然后从虚拟系统产生变量以后,随着约束条件的改变,主动反馈到实体系统,进一步完善实体系统的一个有机过程。
数字物流,只有数据才能说明一切,让我们看看疫情发生到现在这几个月中国物流圈都发生了什么事?
1-2月份,社会物流总额33.3万亿,按可比口径计算,下降11.8%。
1月27日至2月26日,电商平台销量同比增长高达530%。
1月27日至3月16日,全国向湖北运送了的抗疫物资、生活物资及电煤、燃油等生产资料总计231.64万吨。
这些数据都是对于疫情期间数字物流发展的总结。不管是物流产品以及物流服务,在我们未来都有着巨大数字化、自动化的提升空间。
那么数字物流路向何方呢?疫情巨变,是机遇更是挑战,物流作为最快收到冲击同时将最先再次振作的产业,未来发展是必然的,但是如何把握发展方向?在数字物流背景下,无论是物流产品还是物流服务,都还有着巨大的数字化、自动化的提升空间。通过数据链映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不仅仅是自动驾驶、无人配送和智慧城市。疫情之后,物流设备的资产化也将是大势所趋,单元化器具、存取设备、新能源充电桩、重卡甚至包括飞机、航运、铁路、多式联运的资产,都有证券化或资本化的可能。以上要素共同构建了中国新时代背景下的数字物流体系。
未来已来,不惧挑战
在疫情结束之后,我国的数字物流将会优先面临哪些挑战呢?
第1个就是数字物流的平台化问题。疫情之后,社会数字物流平台将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整个社会都要求通过数字化平台来快速了解变化,做到物流状态的及时、透明、可控。数字物流信息平台将成为企业升级的必需,基于软件平台建设的迭代性特点,技术平台都会按照应急物流的高要求来设计与部署。
第2个就是数字物流的智能化问题。基于5G的商业应用会加大普及,势必加速传统供应链转型升级。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升级,区块链、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使产业升级变为可能。基于无人化的数字物流将会极大发展,对与其相匹配的智能物流技术的需求也会增多,对智能物流技术的深度应用与可靠性提出要求。
第3个,数字物流的柔性化问题。基于疫情之后数字物流系统建设中,柔性将作为必要因素。包括战略级物流中心或节点的多功能性,对多种业务的兼容性,对紧急业务的包容性;其次还包括增设部署的柔性与便利性,实现较短时间内完成物流产能的快速补充,这对规划、软件与智能硬件的融合都提出了要求。
最后一个,数字物流的鸿沟问题。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中国国土面积巨大,而东西部经济发展落差较大,尤其是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相对不够完善,物流政策法规也存在“政策鸿沟”,通过相关数字技术弥补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发力不均将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在未来的网络部署中,打破碎片化,推动物流节点的多功能性和多业务兼容能力,加强运力部署的弹性,构建整体连接、局部可调整的柔性网络,将成为领先物流企业的立身之本。那么结合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数字物流三个层面,我预测了未来中国物流发展三大趋势:
一是数字化趋势。5G、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丰富,供应链数字化占据主导地位。
二是协同化趋势。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把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销售商等连接在一起,实现供应链的所有数据即时、可视、可感知、可追溯,全面互联实时的供应链提高协同效率,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
三是生态化趋势。数字物流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以数据流带动完整供应链系统变革,形成全产业链上下游和金融机构跨界融合的“生产+商业+金融”数字化生态体系,进入全面赋能阶段。
马云说:“互联网就是未来的技术。互联网经济所支撑的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未来趋势。”
本次疫情将长期存在,既然无法消灭,我们必须战胜它!多难兴邦,疫情的挑战加快了世界经济发展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全线上、无接触、高效能、低耗能等特性的数字技术将进一步得到应用,并在疫情后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
作为数字经济载体的产业互联网,数字技术本身将创造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会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所以,可以断言:未来世界格局国家之间的竞争,必将是数字层面的竞争!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本站立场,若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联系。未经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芙蓉路1号华中智谷C3办公楼2楼 邮编:430050
电话:027-82619220 传真:027-82619220 网址:www.leam.cn , www.wlqk.net
Copyright © 2010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2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