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注册
- 在线投稿
- 在线支付
- 在线订阅
目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整个航运物流行业的趋势,同时数字化、信息化也成为物流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数字化转型浪潮,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或是在越来越复杂的市场背景中维持生存。随着数字化转型被更多的企业所接受和实施,业界参与者也提出了更多的思考。
主动提效与被动求生
今年以来,国内多点扩散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的生存带来了压力。因此,是否运用数字技术,帮助企业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优势,就成了众多航运物流企业思考的问题。而数字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在航运物流行业的应用开始逐渐增多,并成为业界参与者关注的焦点。
对此,上海畅联智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正良分享了公司应用数字科技的心得体会。他表示,数字机器人或是人工智能应用的目的,在于实现企业降本增效。
“随着物流行业发展越来越精细,对员工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而物流行业又是一个较为基础的行业,许多员工日常工作内容多为重复性工作,较为枯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重复性较高的工作就可以交由数字机器人或人工智能来完成,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提高工作的准确率。”张正良说。
同时,他还表示,在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转型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客户对于品牌的认可,从而提供稳定、可持续性的服务。这样,使用数字科技不仅能降本增效,还能在市场上对企业品牌产生一定的正面宣传,获得竞争成本优势。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兼港航大数据实验室主任徐凯则认为,数字化能够帮助企业降低风险,提高效率,但也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在降低风险方面,首先数字化作为一个良好的监测手段,可以让企业更容易感知到风险的存在,并在风险出现后第一时间获得通知。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数字化的普及能够及时发现突发性变化,从而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进行防范和准备。
其次,数字化在对抗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时候,往往采用经济和金融手段调节。例如租船市场、物流领域、舱位价格和运价期货等,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化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让信息变得更对称,反馈变得更及时。
不过,徐凯也指出,物流行业存在信息传导不对称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可能正是一部分企业目前的利润来源之一。因此,也有不少企业认为,进行数字化转型可能会导致企业难以生存。
此外,徐凯还认为,目前行业趋势是数字化转型,虽然很多企业主动参与了这一转型,但也有不少企业是被趋势倒逼,或是为了满足货主要求的被动行为。
匹配企业发展阶段
目前,已有多家航运物流标杆企业实施了一系列数字化转型的举措。而在是否要跟随行业趋势,加入数字化转型浪潮方面,各方又有不同的看法。
张正良认为,要想在整个物流供应链行业里生存和发展,就需要跟随数字化、信息化这一必要趋势,但是否现在就投入大额资金来进行数字化转型,是所有中小企业都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作为标杆的大公司应该加强对于研发和创新的投入。而对于小公司来说,则应该积极地应用现有的技术。这是因为小公司的资金和人才都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支撑大量的投入。”张正良分析说。
具体来看,对于物流行业各大公司而言,决定一个公司发展方向的是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比如数字化转型,虽然是航运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未来方向,但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面,得到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数字化方面的投入,应结合自身企业的价值观,以及企业目前已有的资源。
对于货代物流企业而言,在数字化方面上的投入,需要跟目前发展途径中所处的阶段所匹配。如果企业还在生存阶段,与其花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投资数字化转型,不如用人工把该做的事情认真完成;如果企业已处于发展壮大阶段,那么应该加强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入,或是做更多的创新项目。
此外,张正良还提出,考虑到目前有大量的企业都在做数字化转型,这意味着大量企业提供的是同样的一个服务功能,那么会造成很多资源浪费。
不过,徐凯认为,在技术创新方面,适当的浪费是必要的。因为创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当然,创新应更多地借由标杆公司来实现。
壹沓科技合伙人兼副总裁陆玥则表示,物流企业应从自身条件出发,根据自身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数字化工具。“比如壹沓科技提供的数字机器人,AI单证识别,运小宝平台等,相对来说是一些轻量化的解决方案。这种轻量化的解决方案对于企业来说较为实用。”陆玥结合自身企业的情况介绍说。
陆玥表示,从某种程度上,提高效率的目的是降低成本。但数字化转型有时候反而增加了很多额外的成本,对于企业来说,从性价比角度考虑的话,只能说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因此,这种类型的数字化转型,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意义不大,还不如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更为实用的解决方案。
标准化是重中之重
虽然目前国际货代领域已开始涉猎数字化转型,但在转型过程中,对数字化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对此,张正良从宏观角度分析了误区存在的原因。他认为,对于航运物流业界参与者而言,数字化、信息化、物联网等模式,并不是一种盈利模式的变化,也不是一种经营模式的改变,而只是在盈利和经营过程中的一种工具。
因此,从宏观角度来说,大多数物流企业目前热衷的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如果将来想要在物流行业得到充分应用,首先要突破的瓶颈就是标准化。大量的物流企业如果在转型过程中,应用的数字化标准达不到统一,那么投入再多的资金都是资源浪费。
此外,一旦实现了统一的平台,由哪一方来主导也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光靠企业,很显然是难以主导的。
供应链全过程中的数字化会提供和生成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的产权是否能够交易,也需要考量。“比如说海关的数据、港区码头的各类数据、交通部门的交通状态数据等,这些数据如果由各个公司单独截取必然造成时间和人力的浪费。但如果能够作为平台数据统一整理,那么这些数据产权的交易如何处理,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张正良对于这一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对此,陆玥也认为,由谁进行数字化平台的主导,非常重要。陆玥认为,目前无论是企业、行业还是国家政府,目前均在各司其职做一些分内的事情,虽然以现有成果来看,尚未有所体现,但可能到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随着技术发展到某一阶段,终将殊途同归,将各自的职责自然结合起来。“比如说,未来在区块链应用得到广泛落地后,一些数据的安全性问题也会得到相应的解决。”陆玥表示。
徐凯则指出,目前航运物流发展至今,在数字化转型上一直忽视了统一标准。他进一步举例说:“事实上,各大港口和港区的相关信息就存在缺乏标准的情况。举例来说,船公司公布船期的时候,有时候信息到港口就结束了,但有时候会精确到港区等。而如果要再进一步精确到码头,信息的整理就更为困难。”
“这意味着,当我们把所有数字化实现以后,却发现可能只是建立了一批新的信息孤岛,很难达成链接。”徐凯认为,如果要实现物流的透明化,那么如配载信息、船舶预计抵港时间、作业计划之类的信息和数据,就需要进行不同格式之间的整合和交换。
虽然目前业界参与者都有联通的意识,但各自的公司提供的信息格式又互不相同,这可能又导致大量的工作存在重复。“我们行业做数字化转型,究竟是为了更好地共享信息,还是想办法把自己的城墙修建得更高一些?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关键。”徐凯总结说。
而在数据资产的所有权问题上,徐凯认为,要解决数据所有权、交易合法性、法律有效性等多方面的问题,就需要先整理数据,根据低风险、高风险,提倡公开、谨慎保护等原则进行归类后,再由此开放部分数据。而在整理数据方面,可以考虑采用行业和企业出力,政府加以引导的协同模式。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本站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联系。未经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芙蓉路1号华中智谷C3办公楼2楼 邮编:430050
电话:027-82619220 传真:027-82619220 网址:www.leam.cn , www.wlqk.net
Copyright © 2010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2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