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注册
- 在线投稿
- 在线支付
- 在线订阅
航运业是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物流运输方式,是经济形势的晴雨表。中国拥有悠久的航运历史,也是世界航海大国,2021年全球海运贸易量约219.3亿吨,中国海运进出口贸易量已经占到全球总量的30%,稳居世界第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水运虽然仅占15.6%的中国货运量,但其货物周转量比例占51.7%,因此航运是服务国际贸易长距离物流运输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当前,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新征程之际,中国召开世界航商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代表中国物流学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2022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从国际看,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彻底战胜,俄乌冲突更使本已循环不畅的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供应链体系紊乱加剧;从国内看,我国继续稳定发展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打造安全韧性、绿色低碳的供应链体系已成为全球供应链未来发展趋势的共识。今
“双碳”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绿色物流带动绿色供应链发展
自2018年和2020年,全球和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计划分别提出后,“双碳”已成为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点,并由此带来社会六方面变革:(1)高耗能行业重点监管,社会各产业协调发展;(2)能源效率持续提升,能源结构电气化和清洁化发展,能耗双控政策向碳排放双控转变;(3)数字化技术、绿色低碳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力发展;(4)碳交易、碳税、绿证和绿电交易等市场化机制推广应用;(5)循环经济、绿色金融、绿色采购等发展模式创新加快;(6)碳汇能力持续提升。总体来看,“双碳”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抓手,更是经济发展权和规则主导权博弈的焦点。中国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低碳转型之路,促进政策、技术、标准等多领域的国际合作和经验分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供应链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绿色物流发展可以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分析,2020年,全球交通运输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6%,以交通运输能耗为主的物流业在全球碳排放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中物联绿色物流分会测算,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3.85亿吨标准煤和8.57亿吨二氧化碳,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73%和8.66%,预计在“十四五”时期仍将继续呈快速上升态势,物流行业绿色发展在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过去衡量企业发展好坏看重的是企业规模和效益,而现在绿色低碳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国家层面“双碳”目标的层层分解落实,如国资委要求各中央企业于2022年底前完成自身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要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力争2023年披露ESG专项报告“全覆盖”,以及国际跨国货主公司“双碳”目标在供应链上传导,物流行业企业对“双碳”和绿色低碳发展感受非常明显,不少企业也能在压力中敏锐捕捉到企业转型发展的契机和创新发展的商机。在货运五大运输方式中,水路和铁路是相对公路和民航而言非常节能低碳的货运方式,这也是国家大力提倡公转铁、公转水的根本原因,因此航运业本身在绿色物流发展中具有天然优势,但其劣势也在于船舶动力技术和燃料替代发展困难,较难产生降碳空间。因此,以航运为主的物流企业也要以系统观念为指引,抓好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动力,坚持绿色物流三个原则:(1)绿色低碳发展要系统性、持续性、领先性;(2)环境资源利用要节约化、清洁化、高效化;(3)绿色发展模式要创新化、协同化、生态化,联合上下游企业和跨行业领域合作方,努力探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绿色供应链生态圈,构建绿色可持续供应链体系。
抓好安全根本,打造高效协同的“绿色”“韧性”供应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特别是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环环相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都是全球合作链条中的一环,增强供应链韧性已经成为助力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保障,安全可靠、畅通高效的全球物流供应链网络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基石。中国政府和企业始终坚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反对逆全球化发展趋势,着力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球港口、国际航空、国际班列货运服务能力,保障供应链有效运转,打造“硬实力”;同时以数字化为前提,在数字技术基础上合理促进各国物流信息共享,形成基于数字化进而网络化的供应链组织机制,推进物流供应链国际标准互认,促进国家规则的共同制定,提升“软实力”。
物流企业是供应链的核心单元,应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加强物流网络设施的投资布局,畅通国际物流通道,不断提升国际贸易金融和跨境金融的服务能力,锻造自身物流与供应链的韧性,不断提升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能力。同时,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发展绿色物流和绿色供应链能够助力企业成为学习型和创新型组织,使企业长久保持可持续发展潜力和增强应对风险能力,因此“安全韧性”和“绿色低碳”是未来供应链的重要内容。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瞬息万变的技术革新,企业应尽快把握方向,谋篇布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时代发展呼唤有作为的优秀企业,紧跟发展趋势,抓住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机遇,构建安全稳定的韧性供应链,为客户提供绿色低碳、高质量、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也期望物流同仁们携起手来,穿云破雾,在困难挑战中砥砺前行,携手打造高效协同的“绿色低碳”“安全韧性”供应链,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互联互通,持续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推动物流与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本站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联系。未经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芙蓉路1号华中智谷C3办公楼2楼 邮编:430050
电话:027-82619220 传真:027-82619220 网址:www.leam.cn , www.wlqk.net
Copyright © 2010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2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