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注册
- 在线投稿
- 在线支付
- 在线订阅
作为关系到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专业物流,冷链一端服务产品生产、一端链接居民消费,是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发挥强大国内市场优势的重要领域,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障食品和医药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预冷环节缺失、经营分散等原因,我国冷链物流仍处于发展阶段,冷链物流体系也尚不健全,暴露出了冷链流通率偏低、损耗偏大、成本较高、冷链断链等短板弱项。
变化与需求
从竞争格局看,中国冷链行业集中度较低。我国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市场占有率虽日益提升,但中小企业仍占较大体量。由于缺少高能级骨干冷链物流企业整合带动,难以搭建网络化服务体系,行业盈利水平不高。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多为货主企业,专业性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仅占20%左右,专业化分工较差,无法满足各层次服务需求。
随着我国诸多行业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农业、食品工业、医药产业、服务业等行业全面升级,对高品质、精细化、个性化的冷链服务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笔者看来,后疫情时代,提高冷链物流专业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完善全程追溯体系,才能更好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安全需要。同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大规模市场潜力加速释放的大趋势,为冷链物流提高供给水平、适配新型消费、加快规模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尤其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使得信息化、数字化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冷链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领域、各环节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推动。
一直以来,我国冷链物流作业多以人工为主,自动化智能化分拣、搬运、装卸等设施设备应用不足,专业化水平的落后也限制了整体效率的提升;智能气调、精准控温、智能仓储、无接触配送、大数据补货等新型冷链物流信息化技术虽然仍处在探索推广阶段,却展现出了极强的需求。
加快设施装备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升级步伐,提高信息实时采集、动态监测效率,对实现冷链物流全链条温度可控、过程可视、源头可溯,提升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一体化运作和精准管控等现代化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低碳与减排
在推广冷链技术与科技进步的过程里,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指导方针在企业发展中同样不容被忽视。冷链物流行业向来既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碳排放大户。因为对温度敏感,仓储、运输等环节能耗水平都比较高,从而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冷链供应链的能源消耗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30%左右,制冷占全球电力消耗的15%。
“双碳”目标的提出,使高碳行业面临更强的碳排放约束,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也将面临低碳转型的重大变革和挑战。因此冷链行业迫切需要优化用能结构,加强绿色节能设施设备、综合考虑设备全寿命周期应用,加快减排降耗和低碳转型步伐,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需求端来看,我国冷链物流服务呈现高度定制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在冷链物流供给规模增大和需求多样化的带动下,不同种类、不同来源产品的冷链物流发展细分加快,订单具有分散和非标的特点,尤其伴随着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等新型零售业态的产生促进了多元和碎片化,冷链运输的要求日趋严格。
目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制冷空调设备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生产国,在冷链物流发展的背后,也意味着行业对更专业的技术、更高端的人才、更精细的管理有了更强烈的需求。
目标与未来
以笔者之见,“十四五”时期,我国冷链物流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出台《“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简称《规划》)等多个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政策,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冷链物流发展。行业应当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按照国家“双碳”目标,加快实行绿色发展,适应产业全面升级对冷链物流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提出的新需求。在新发展格局下,冷链物流要按照新发展格局要求,既要填空白、补短板、强弱项、通堵点,又要稳基础、扩规模、上水平、增效益。
在“十四五”时期,笔者认为,冷链物流将呈现如下趋势:
首先,是《规划》重点强调的产地“最先一公里”预冷和城市“最后一公里”,将得到有效发展。冷链前后一公里关系着民生消费和应急保供,配合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提升了冷链物流服务能力,也为行业进步催生更多、更高的需求。
其次,在多业态、多模式、多元化的冷链市场需求下,冷链物流企业也在形成与之对应的多种服务类型共存的行业生态:包括传统连锁餐饮商超冷链需求稳中有进;食品生产加工、中央厨房后劲充足;生鲜电商距离成功模式却越来越近;新兴预制菜、直播带货潜力巨大,未来有可能培育出新的增长点等等。
第三,从产地预冷、自动冷库储存、全冷链运输到终端配送的冷链配送全过程,每个过程都要通过不同的温度区域保存新鲜产品,这就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的温度区域,管理也会越来越趋于精细化。
第四,随着社会对冷库运营的安全性关切度的不断提高,绿色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冷链行业将鼓励企业使用绿色低碳高效制冷剂等,对在用冷库及低温加工装备设施开展节能改造,逐步淘汰老旧高能耗冷库和制冷设施设备。
第五,要降低冷链物流配送成本,就必须借助新技术的应用。未来,冷链行业的现代化、智能化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第六,高能效的全生命周期制冷产品会越来越受行业欢迎。一方面,国家与行业对于能效方面越来越重视,提高冷库能效水平与管理水平、绿色水平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整个行业对于全生命周期概念的接受度会越来越高。
最后,在细分领域上,医药、血站、疫苗等都将是潜力巨大的市场;种子培育、酒店应用等细分市场的拓展也是值得研究的发展方向。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本站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联系。未经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芙蓉路1号华中智谷C3办公楼2楼 邮编:430050
电话:027-82619220 传真:027-82619220 网址:www.leam.cn , www.wlqk.net
Copyright © 2010 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湖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2362号